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

[心得] 一戰336 (V166/Q170) 感謝Mason讓我更上層樓 (上千字心得分享)


[心得與方法]一戰336 (V166/Q170) 感謝老師讓我更上層樓
求學背景:台大機械系大四
準備時間:2016/07/01~2016/9/23 (3個月)
準備教材:Mason所有講義、考滿分機經全部、坊間字彙講義
以下我將分享我認為Mason GRE的價值所在,以及我個人的準備方法。


Mason GRE的價值

一、容易吸收單字的上課方式
所謂補習的核心意義,應該是在於提升我們的英文成績,而在讓大家快速提升英文實力這方面,我認為Mason是首屈一指的。當然很多人可以說其他外師或native speaker自身英文實力可能很厲害,然而,若不能幫助學生提升實力,再厲害也沒用。請大家回想一下那些不知所云的大學課程,哪位教授本身的實力不是磅礡深厚?但常常上完課還是有一種「啊我好像必須回家整理一下,才會今天教授在說甚麼」的感覺。上Mason單字課的時候,透過一些無俚頭的,或者理性分析的方式,Mason使我們能快速掌握單字跟解題技巧。其中一個證據是,我身邊有許多在準備GRE的朋友,而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,僅僅是34堂課的差異,補Mason跟沒補Mason的同學在掌握的字彙量上面有顯著的差異。而 GRE 填空很多時候,拚的也就是單字量多寡而已。

二、重視方法學的課程內容
無論是Mason本人或上閱讀的Kory,他們注重的都是「方法學」而不僅僅是「時間量」、「題目量」的投入。在第一次上課時,兩位老師都會開宗明義的交代,填充或閱讀最重要的技術是甚麼,而後續的課程都是圍繞在讓大家熟悉這些技術的運用上。舉例來說, Mason會告訴我們閱讀一個填充題幹時,要注意主詞、動詞、受詞的關係,才不會迷失在複雜冗長的句子裡。另一個例子是,Kory告訴我們閱讀時要能掌握每一個句字在文章中的意義是甚麼?是為了表達作者的觀點,還是挑戰反方的觀點等等。而Kory的一段話,更是指引了我後續準備GRE的戰略方針:「重點不是題目做了多少,而是方法的提升;閱讀這件事情,應該是看兩篇舊的,才做一篇新的,因為一個人第一次看文章時,理解的程度可能只有60%,你要多看幾次,才能掌握文章完整的意思跟它的結構」。這個見解與我多年的考試經驗不謀而合,因此我後續還將這個思路延伸到了填充的準備上面 (這部分我會在後續說明)

三、完整豐富的課前//後規劃
Mason本人為參與課程的學生,蒐羅了許多免費的應用程式、網站、資料等等,可以說是為大家做足了功課。舉例來說,Quizlet就是一個可以整理單字,又方便複習、分類乃至於標註常錯單字的免費軟體。除此之外,一旦你報名了課程,就會收到一封信,內容包含所有的相關資源,以及讀書計畫的建議。尤其是課後讀書計畫,內容包含了具體每周該做甚麼事情,針對數學/閱讀等等特別的弱的人應該怎麼補強,甚至連題目的連結都附上了,可以說一旦上了 Mason GRE,你的所有時間都可以花在最重要的刀口上,不需要耗費時間去蒐集其他的資源等等。


我個人的準備方法

一、準備背景
我曾經在另一家補習班補過GRE,但由於該補習班的課程規劃需要大量的課後時間來複習,加上課程規劃比較難以吸收,當時我的程度一直提升不起來 (正確率大約56) 因此沒有報考。隔了一年後,我本來打算自己重新準備GRE,經由朋友介紹後才試聽了Mason GRE並決定報名。我原定的準備時間以7月到9月為主,然而我7月在一家新創實習,平日其實沒有太多時間複習GRE。後來,因為工作內容不符合我的預期,加上GRE進度落後,我覺得不能再拖下去,因此辭去了工作,8月份除了實驗室專題,都以準備GRE為主。

二、對自己的時間管理要比台灣的慣老闆還摳
(a)為了達到最高的準備效果,我在準備期間的每天,都會記錄一張從起床一直到睡前了時間表,以監控自己的時間分配,並在每天睡前思考未來能怎麼更好的運用時間。由於我發現我沒辦法在軟體上維持紀錄的習慣,因此我後來將時間表印出來,並以10分鐘為單位要求自己的時間投入。平均來說,我假日一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,有效的閱讀時間大約8小時;進實驗室的日子,則從下午1點到晚上9點,有效閱讀時間大約6小時。
(b)後來由於我的時間管理已經達到物理極限,因此我改為目標管理,每天先列出今天要複習的GRE內容,跟預計消耗的時間,如果最後達不到就要反省。就我的個人經驗來說,寫題目的時候不要趕,好好做題會比較省時間,因為萬一錯很多就要花很多時間做檢討。舉例來說,如果正確率80%,半小時可以做2-3回機經,但如果錯一坨,那就要只能做1回。

三、科學式的做題檢討
我一直相信做題的數量多寡並不是最重要的,而是有沒有學會解題的「方法」。為了知道自己的英文狀態,我用一張excel紀錄自己的做題狀況。以下圖為例,我會記錄 (1) 自己做題目花的單位時間()  (2)分類我自己的錯誤類型:單字不會、句子理解錯誤、邏輯判讀錯誤等等,並在註釋中詳細解釋錯誤原因 (3) 每種題型的錯誤率、花的時間,格式以 錯題數 題數 秒數來表示。舉例來說,如果我做了一回Verbal,其中等價題4題錯了2題,總共花了200秒,紀錄就會是 2-4-50s。這樣的紀錄有助於我了解自己的弱點,並在每次練習之中,透過複習Mason的講義來做重點補強。最經典的案例,就是我練習機經 1 – 17回時,錯誤率一直壓不下來,惱羞成怒之際,我決定做一篇 Kaplan20題等價題,結果錯了12題,其中10題是單字看不懂。看到這個結果,我知道繼續解題沒甚麼意義,因此我之後花了一周的時間,全力補強我的單字,之後的錯誤率成功從下降10%左右。


四、解題技巧
對於解題的部分,我對每一個項目都有明確的要求。舉例來說,單格一題要在30秒內解出來,雙格60秒,三格90秒,等價30秒,這樣填充全部寫完,還會有22分鐘的時間可以做閱讀。除此之外,就我的個人經驗,閱讀的Verbal有三種境界,需要一一克服。一開始大家可能都會用語意判讀,但語意判斷不僅消耗時間,正確率也一直維持在60%左右,因此 Mason接下來會帶大家練習邏輯的正負 (+,-),一開始或許不熟悉這個方法的人,還是會喜歡用語意判讀,但從我的個人經驗來說,這個方法一旦練起來,我成功將正確率拉抬到 70%-80%左右,反觀語意判斷不管怎麼練習,正確率都難以有顯著的提升。第二重境界是句型分解,很多人看句子習慣從第一個字開始看,一路看到最後,這麼做其實是相當消耗時間的。很多題型其實看一眼,有顯著的特徵。最經典的就是冒號,冒號代表同位解釋,如果看到題目有冒號在空格後面,我一定不會浪費時間看題幹,直接把冒號的內容看完就解題了。


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,三格或雙格的題型,空格把句子的關鍵字眼都挖掉,根本沒有線索。這時候就要跳過那些被挖洞的句子,直接看最完整那一句,通常裡面才會有明確的線索,例如作者的態度等等。


另外在一些複雜的句子中,主詞可能會很長,用一堆thatwhich等等來修飾,看到這種題目就要迅速滑過這些比較不重要的單字,直接抓到題幹的動詞,跟受詞,才能迅續判讀關鍵。

第三重境界,則是能迅速找到題目中的「關鍵句」或「關鍵字」,GRE考題中有些選項從語意判讀根本沒差,以下面這題為例,第一個填ABC任一個根本就沒有語意上的漏洞,因此非得看懂文章的邏輯關係不可。



以第一格來說,關鍵句是 “Real-world”,因此第一格要填socialGRE的題目通常都有縝密的邏輯設計,碰到不確定要選哪個選項的時候,通常都要去找對應的「關鍵字」、「關鍵句」而不是靠語感亂猜。寫到這裡不小心已經3000字了,閱讀的部分我覺得 Kory交代得非常清楚,我自己的情況,文章理解通常沒甚麼問題,但答題還是常常錯,我發現關鍵是必須釐清每一個句子,在整篇文章中扮演的角色,而不僅僅是跟上一句和下一句的關係。然後閱讀題的選項,也一樣有嚴密的對應關係,千萬不可靠語感猜。



--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